AI中国网 h ttps://www.cnaiplus.com
摘要: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的车间内,几十台黄色的六关节机器人,这是装配好的工业机器人在做48小时到几百小时不等的测试,包括测试所能承载的重量、性能、速度等,合格的机器人才能出厂。如果出现不合格的指标,将显示在云平台上,再进行调试。
以前,工厂在人们眼中是什么样呢?嘈杂的、忙碌的、拥挤的、混乱的等等,但是这些都随着科技的发展而慢慢改变了,在如今的生产线上,都是一台台工业机器人在生产机器人,是不是很科幻,就像在看科幻大片似的!
近日,现代快报记者走进了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些高端制造企业,看看这里的智能工厂有多“聪明”。
酷炫!机器人生产机器人
在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的车间内,几十台黄色的六关节机器人,摇动着机械臂,正在抓举各种重量,它们一会儿抬抬头,一会儿伸伸胳膊,好似在健身一般。原来,这是装配好的工业机器人在做48小时到几百小时不等的测试,包括测试所能承载的重量、性能、速度等,合格的机器人才能出厂。如果出现不合格的指标,将显示在云平台上,再进行调试。
“这些机器人会干的事很多,它们会搬运物料、上下料,装上不同的臂手,还可以焊接、打磨、拧螺丝等。从3公斤到500公斤的机器人都有,可以24小时工作,大大节省了人力。”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秋云介绍。
而在另一个车间,这些工业机器人又成了车间工人,正在制造新的机器人。有的在上料,有的在传送物料,它们还有“眼睛”(视觉系统),可以进行扫描,辨别瑕疵。
徐秋云说,2018年已经达到年销售3600台工业机器人,2019年生产的机器人预计将达9000台。
“智能工厂”更聪明
一只六轴的机械手正在筛选不同继电器的启动电压,相同的放在一块,动作麻利。“原先这是四个人干的活,现在一只机械手就全部搞定。”在南京国电南自自动化有限公司的车间,工作人员介绍。
一辆辆智能物流小车在厂房之间穿梭,运输物料。据介绍,智能工厂全面投产后,总体生产效率将提高42.48%,可以减少当前的人力资源成本32%,质量一次通过率提高13.25%,能耗减低8%。
见证制造业变革
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是较早进驻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企业,公司总裁顾建党说,菲尼克斯是德国的家族企业,创建于1923年,是全球电气连接、电子接口和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技术和市场领袖,德国工业4.0最核心的参与者和推进者之一。
“1993年,我们从南京市区一间小办公室起步,工厂设在江宁一个村办企业的厂房内。那时从新街口转车到江宁东山,再从东山坐马自达三轮车到工厂,需要3个小时。”他说,2001年,菲尼克斯在开发区百家湖畔建起厂房。扎根中国20多年,菲尼克斯见证了江宁的发展变化,如今百家湖畔高楼林立,地铁、高铁近在咫尺。而菲尼克斯的工厂,也从上世纪90年代的手工操作到现在的自动化和智能化,见证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。
随着机器可以互相通信,机器人承担起越来越多的工作,企业的数字化成熟度就变得越来越重要。而现在已经涌现出一群表现突出的领先制造企业,而且领先者与跟进者之间的差距随着技术发展的加快而越变越大。
AI中国网 h ttps://www.cnaiplus.com
本文网址: